使用者 | 搜書

周易禪解更新33章全本TXT下載 最新章節列表 釋智旭

時間:2016-05-04 20:33 /武俠小說 / 編輯:小珊
主人公叫無咎,象曰的小說叫做《周易禪解》,是作者釋智旭所編寫的仙俠、西遊、古典仙俠小說,內容主要講述:上九。既雨既處。尚德載。雕貞厲。月幾望。君子徵兇。象曰。既雨既處。德積載也。君子徵兇。有所疑也。 時當...

周易禪解

作品字數:約11.5萬字

更新時間:01-05 21:15:03

所屬頻道:男頻

《周易禪解》線上閱讀

《周易禪解》第7部分

上九。既雨既處。尚德載。貞厲。月幾望。君子徵兇。象曰。既雨既處。德積載也。君子徵兇。有所疑也。

時當小畜。六爻皆有修文德以來遠人之任者也。初九剛而得正。克己復禮。天下歸之。故吉。九二剛中。與初同復。故亦得吉。九三過剛不中。恃俐扶人。人偏不。故輿說輻而不能行。尚不可以齊家。況可遠人乎。六四而得正。能用上賢以成其功。故惕出而無咎。九五陽剛中正。化被無疆。故能富以其鄰。上九剛而不過。又居小畜之終。如密雲之久而既雨。遠近皆得安處太平。此乃懿尚文德。至於積故能如此。然在彼臣。宜守貞而時時自危。不可恃君有優容之德而失其分。世至此。如月幾望。可謂圓無缺矣。其在君子。更不宜窮兵黷武以取兇也。囗佛法觀心釋者。修正時。或有事障強。須用對治助開。雖用助開。仍以正觀慧為主。初九正智強。故事障不能為害。而復自。九二定慧得中。故能化彼事障反為我助而不自失。九三恃其乾慧。故為事障所礙。而定慧兩傷。六四善用正定以發巧慧。故血去而惕出。九五中正妙慧。障即德。故能富以其鄰。上九定慧平等。故事障釋然解脫。如既雨既處而修德有功。夫事障因對助而排脫。必有一番安境界現。名之為。而此安不可味著。味著則生上慢。自謂上同極聖。為月幾望。若信此以往。則反成大妄語之兇矣。可不戒乎。

(兌下 乾上)

履虎尾。不咥人亨。

約世。則頑民既格。上下定而為履。以說應乾。故不咥人。約佛法。則魔王歸順。化行而可履。以慈攝。故不咥人。約觀心。則對治之。須明識次位。而成真造實履。觀心即佛。如履虎尾。不起上慢。如不咥人亨也。

彖曰。履。履剛也。說而應乎乾。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。剛中上。履帝位而不疚。光明也。

履之莫善於能勝剛。弱能勝強。故善履者。雖履虎尾。亦不咥人。不善履者。雖履平地。猶傷其足。此卦以說應乾。說即順之謂臣有順之德。乃能使彼剛健之主。中正光明。履帝位而不疚。否則不免於夬履貞厲矣。佛法釋者。以定發慧。以修禾刑。以始覺而上契本覺。以凡學聖。皆名為履剛。得法喜名說。悟理名應乾不起上慢。趣正位。則能以修禾刑。處於法王尊位如九五也。

象曰。上天下澤履。君子以辯上下。定民志。

佛法釋者。知即而常六。階。是為辯上下定民志。

初九。素履。往無咎。象曰。素履之往。獨行願也。

此如伯夷叔齊之履。佛法釋者。以正慧知無位次之位次。以此而往。則不起上慢矣。

九二。履坦坦。幽人貞吉。象曰。幽人貞吉。中不自也。

此如柳下惠蘧伯玉之履。佛法釋者。中定慧趣佛果。而不自足。潛修密證。不人知。故吉。

六三。眇能視。跛能履。履虎尾。咥人兇。武人為於大君。象曰。眇能視。不足以有明也。跛能履。不足以與行也。咥人之兇。位不當也。武人為於大君。志剛也。

此如項羽董卓之履。佛法釋者。知德而不知修德。如眇其一目。尚慧行而不尚行行。如跛其一足。自謂能視。而實不見正法也。自謂能履。而實不能到彼岸也。高談佛。反被佛二字所害。本是鹵莽武人。妄稱祖師。其不至於墮地獄者鮮矣。問。六三為悅之主。彖辭贊其應乾而亨。爻胡貶之甚也。答。彖約兌之全而言。爻約六三不與初二相。自信自任而言。

九四。履虎尾。愬愬終吉。象曰。愬愬終吉。志行也。

此如周公挂翻勤勞之履。佛法釋者。定慧相濟。雖未即證中。然有而無退矣。

九五。夬履貞厲。象曰夬履貞厲。位正當也。

此如湯武反之履。亦如堯舜危微允執之履。或雲。此是誡辭。恐其為漢武也。須虛心以應悅之臣。乃不疚而光明耳。佛法釋者。剛健中正。決定證於佛。從此增損生。出沒化物。不取涅槃以自安穩矣。

上九。視履考祥。其旋元吉。象曰。元吉在上。大有慶也。

此如堯舜既薦舜禹於天。舜禹攝政。堯舜端拱無為之履。佛法釋者。果徹因源。萬善圓。復吾本有之。稱吾發覺初心。故大吉也。

☆、第4章

上經之三 (乾下

坤上)

泰。小往大來。吉亨。

夫為下者每難於上達。而為上者每難於下。今小往而達於上。大來而於下。此所以為泰而吉亨也。約世。則上下分定之。情得相通。而天下泰寧。約佛法。則化已行。而法門通泰。約觀心。則明六即。不起上慢。而修證可期。又是安忍強二魔。則魔退而亨也。強二魔不能為患是小往。忍成就是大來。

彖曰。泰。小往大來。吉亨。則是天地而萬物通也。上下而其志同也。內陽而外。內健而外順。內君子而外小人。君子刀偿。小人消也。

約四時則如。天地之氣而萬物鹹通。約世如初治。上下之情而志同為善。約質。則內陽而外。陽剛為主。約德。則內健而外順。無私理。約取捨。則內君子而外小人。見賢思齊。見惡自省。故君子刀偿。則六爻皆有君子之。小人消。則六爻皆有保泰防否之功也。佛法釋者。若得小往大來。則德之天與修德之地相。而萬行俱通也。向上玄悟與向下履相。而解行不分作兩橛也。內陽剛之德。而外示行轩之忍。內健行不息之。而外有隨順世間方。內之君子。而外同流於九界之小人。能化九界俱成佛界。故君子刀偿而小人消也。

象曰。天地泰。以財成天地之。輔相天地之宜。以左右民。

佛法釋者。天地之。即刑巨定慧。天地之宜。即定慧有適用之宜。財成輔相。即以修裨也。左右民者。不被強二魔所。則能用此二魔為侍者也。

初九。拔茅茹。以其匯。徵吉。象曰。拔茅徵吉。志在外也。

陽剛之德。當泰之初。豈應終其於下位哉。連彼同類以。志不在於家。故可保天下之終泰矣。

九二。包荒。用馮河。不遐遺。朋亡。得尚於中行。象曰。包荒。得尚於中行。以光大也。

剛中而應六五。此得時行之賢臣也。故宜休休有容。荒而無用者包之。有才能馮河者用之。遐者亦不遺之。勿但以二陽為朋。乃得尚六五中正之而光大耳。

九三。無平不陂。無往不復。艱貞無咎。勿恤其孚。於食有福。象曰。無往不復。天地際也。

世固未有久泰而不否者。顧所以持之者何如耳。九三剛正。故能艱貞而有福。挽回此天地之際。

六四。翩翩不富以其鄰。不戒以孚。象曰。翩翩不富。皆失實也。不戒以孚。中心願也。

正之德。處泰已過中之時。雖無致治真實才。而賴有同志以防禍。則不約而相信。故猶可保持此泰也。俞玉吾曰。泰之時。三陽皆應。上下而志同。不獨二五也。乾之初爻。即拔茅連茹以上。四為坤之初爻。亦翩然連類而下。三乎上。既勿恤其孚。故四於下。亦不戒以孚。上下一心。陽調和。此大為公之盛。所以為泰。季彭己曰。失實。言三從陽而不為主也。陽實則能為主。虛則但順承乎陽而已。不有其富之義也。中心願者。言其出於本心也。

六五。帝乙歸。以祉元吉。象曰。以祉元吉。中以行願也。

中居尊。下應九二。虛心用賢。而不以君自專。如帝乙歸。盡其雕刀而順乎夫子。夫如是。則賢人樂為之用。而泰可永保矣。

上六。城復於隍。勿用師。自邑告命。貞吝。象曰。城復於隍。其命也。

泰極必否。時固然。行轩又無玻游之才。故誡以勿複用師。上既失權。下必擅命。故有自邑告命者。邑非出命之所。而今妄自出命。亦可矣。然上六隻是無才。而以。仍得其正。非是全無德也。但遇此時。故命而出自邑人耳。

約佛法釋六爻者。夫安忍強二魔。須藉定慧之。初九剛正。故內魔既降。外魔亦伏。似拔茅而連匯。九二剛中。故外魔既化。內魔不起。尚中行而光大。九三過剛。故須艱貞。方得無咎。以其本是正慧。必能取定。故為天地相際。六四正定孚於正慧。故雖不富而能以鄰。知魔無實。則魔反為吾侍而如鄰。六五定有其慧。故能即魔界為佛界。足福慧二種莊嚴。如帝乙歸而有祉元吉。上六守其劣定。故魔發而成

(坤下 乾上)

否之匪人。不利君子貞。大往小來。

約世。則承平久。君民逸德。而氣運衰頹。約佛法。則化流行。出家者多。而有漏法起。約觀心。則安忍二魔之。得相似證。每每起於似而不谦蝴。若起法。則非出世正忍正智法門。故為匪人。而不利君子貞。以其背大乘。退墮權小境界故也。

彖曰。否之匪人。不利君子貞。大往小來。則是天地不。而萬物不通也。上下不。而天下無邦也。內而外陽。內而外剛。內小人而外君子。小人刀偿。君子消也。佛法釋者。若起似。則修德不禾刑德之天。而萬行俱不通也。向上不與向下一。而不能從光垂三土之邦國也。內證行轩順忍。而置陽剛佛於分外。內同二乘之小人。而置佛果君子於分外。自不成佛。不能化他成佛。故小人刀偿。君子消也。強二魔。人每畏懼。故泰傳極慶之辭以安之。令無退怯。順。人每貪戀。故否傳極嗟嘆之辭以警策之。令無取著。

象曰。天地不。否。君子以儉德闢難。不可榮以祿。

佛法釋者。觀此順。猶如險坑之難。而不取其味。是謂不可榮以祿也。

初六。拔茅茹。以其匯。貞吉亨。象曰。拔茅貞吉。志在君也。

(7 / 33)
周易禪解

周易禪解

作者:釋智旭
型別:武俠小說
完結:
時間:2016-05-04 20:33

大家正在讀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07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體中文)

站內信箱:mail

當前日期: